編者按編者按編者按:從十五到十一五,全國水利建設投資翻了近一番,而在“十二五”期間,預計中國水利建設總投資規模約2萬億元人民幣,其中中央投資1萬億元左右.同時中央還將制定一批新的管理制度管理辦法等。這對于中國泵業市場無疑是一個良好的契機,目前我國泵行業的離散度相當之高,市場尚處于自由競爭的分散狀態,然而“十二五”的機遇將會推動中國水泵市場向前邁進一大步。
近日,《每日經濟新聞》梳理各地方政府近日發布的規劃后發現,“十二五”期間多個省份的水利發展規劃投資都達到“十一五”期間的2~3倍,有些省份甚至超過4倍。 今年的“一號文件”并沒有直接姓“農”,而是以《關于加快水利改革發展的決定》為名,目前已經下發到各地。據了解,此次文件明確提出“把水利作為國家基礎設施建設的優先領域,把農田水利設施建設作為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的重點任務,把嚴格水資源管理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戰略舉措”。文件要求,發揮政府在水利建設中的主導作用,各級財政性資金對水利投入的總量和增幅均要有明顯提高,進一步提高水利建設資金在國家固定資產投資中的比重。
這一要求已經有了數據支持。中國水利部總規劃師兼規劃計劃司司長周學文表示,經初步測算,"十二五"(2011-2015)期間,中國水利建設總投資規模約2萬億元人民幣,其中中央投資1萬億元左右. 為配合“一號文件”,與水利建設相關的部門文件陸續出臺。1月20日,財政部、水利部發布《進一步加強小型農田水利重點縣建設管理工作確保如期實現重點縣建設目標的意見》,1月25日三部委又發布了《水利建設基金籌集和使用管理辦法》。在針對城鎮農村水利建設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及不規范做了一定的整改,其中重點解決的城鎮內澇排水等問題,水利泵站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水利泵站工程最近幾年在國內新建和改造的比較多。為農民排澇和灌溉提供了方便,為莊家的生長提供了有利的條件,為糧食大豐收提供了保障。
縱觀目前我國水泵行業的離散度相當之高,市場尚處于自由競爭的分散狀態。整個泵業市場有一個相對強一些的第一集團,但沒有絕對的行業老大。行業內各企業的競爭非常激烈,市場份額越來越向幾個優勢企業集中。 泵站建設繼續成為發展趨勢 幾十年來,國家投入巨資沿各大流域及其它主要河流、湖泊,修建了堤防、涵閘和泵站;在山區和丘陵地區興建水庫,攔洪、發電和灌溉工程;在無自流條件的易澇和干旱地區,興建泵站除澇抗旱。隨著機電灌排事業的發展,特別是大型泵站的建設,在太湖、洞庭湖、東北平原、江漢平原、珠江三角洲等地區,形成了大面積旱澇保收、穩產高產的農業生產基地,多數地區已成為我國重要的商品糧棉基地。在西北等干旱缺水地區還建成了一批高揚程提灌工程,從根本上改變了荒灘旱塬地區的干旱、低產、貧困面貌,促進了當地經濟發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我國大型泵站比較集中的省份,已初步形成了以大型泵站為骨干,重點中型泵站為主體,小型泵站為補充的灌溉、排澇工程體系。
近期,各省市為了應對汛期不受暴雨的洗禮,紛紛修建泵站,據了解,一些地市低的省市,每年汛期都會遭到不同程度排水難,內澇等問題,然而在今年,更多的省市選擇了修建泵站來應對汛期,隨時做好排澇準備。目前全國已經進入主汛期,城市防洪排澇面臨著嚴峻考驗。“落雨大,水浸街”,這句兒歌對“老廣州”來說幾乎耳熟能詳。最近,熱帶風暴駕臨粵西,受此影響,廣州斷斷續續地下了好幾場大雨。在廣州市民的經驗中,像這樣的大雨,廣州肯定少不了“水浸街”了。但是記者走訪市內天河立交等“頑固”水浸點,卻發現并未出現水浸街現象。
節能低耗泵產品市場看好 從產品的需求上看,經過最新的研究表明中國的離心泵市場需求正在逐年增加,市政污水處理是中國乃至世界離心泵需求的最大原因.
據分析,到2020年,中國的離心泵進口額將達到驚人的50億美元,超過美國的49億美元成為世界上最大的離心泵進口國.屆時將排在離心泵進口額三到6位的分別是:日本、印度、德國和法國. 亞洲以十億計的移民從農村來到城市,這使得他們所在的國家不得不建立更多的污水處理廠,尤其是在中國.化學工業的發展同樣是中國離心泵進口額增加的重要因素,排在第三位的原因是能源開發,2007年中國掌握著世界上最先進的煤炭發電技術.到2011年,中國將具備相當于美國兩倍的煤炭發電能力,并且,其煤炭發電能力也將遠遠超過歐盟.能源行業無疑也將使中國進口更多的離心泵產品.由此看來如何實現大比例的離心泵自主化成為泵行業發展的突破口
從市場應用前景分析,離心泵是一種消耗量大、應用面廣的通用機械產品,該產品的市場需求量占泵類產品總需求的80%左右。在中國大規模的使用離心泵必須先解決其耗能大的問題,因此,針對量大面廣的離心泵開展節能、降耗工作意義重大。
中國企業抓住契機實現新發展 早在2004年3月22日,湘潭電機股份公司正式收購重組長沙水泵廠,開創了上游電機企業兼并國有大型水泵企業的先河。在我國的水泵行業,曾長期有“北沈陽、南長沙”之說,消息傳來,不僅讓人扼腕沉思。應該說,體制不活、管理落后是導致如此局面的關鍵因素,改革體制無疑是扭轉解決問題的鑰匙。對傳統國有企業來說,只有盡快轉變機制,提高市場競爭能力才能爭取更大的發展空間。而在“中國泵閥之鄉”的滬龍電機也收購了當地的一個水泵廠,進入水泵的生產領域。
得益于國家改革開放的嶄新階段,最早發端于江浙一帶的許多民營企業憑借其科學靈活的經營機制、健全完善的銷售網絡異軍突起。這些民營企業體制上新,無歷史負擔,生產經營上具備規模優勢,銷售網絡覆蓋全國,逐漸向集團化邁進或已經集團化改制成功,顯示出強勁的發展勢頭。在當今泵業市場上,民營企業的數量已遠遠大于國有企業的數量,民營企業的產值也遠大于國有企業的產值。據最新統計,國有企業和國有控股企業的產值只占30%左右,民營企業要占到50%以上,泵企業中年產值排在前幾位的企業已經是民營企業。可以說,民營企業作為行業主體和市場中堅的地位得以正式確立,在未來的發展中,必將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作為行業民營企業中杰出的代表,東方泵業近年來更是快速、穩健地向前發展。在2004年九月召開的《中國通用機械工業協會泵業分會第五屆第二次會員大會》上,行業協會總結并公布了泵行業2003年的發展狀況:在工業總產值、銷售收入、利潤總額等重要指標的排行榜上,東方泵業全部進入了會員企業的前三名。飛速發展的東方泵業,已經牢牢占據了水泵行業第一集團的有利位置。
無論是水利建設給泵行業帶來的新契機也好,企業實現技術研發創新實現自我突破也好,中國相關泵企業都應系統、全面地分析泵產業的投資狀況和投資趨勢,深入細致地認知泵產業,這無疑具有很高的價值和指導意義。